保生大帝
恭祝 保生大帝
農曆 三月十五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感謝 蘆洲代天會相片分享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
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發展協會所舉辦的「笨港工藝慶中秋之五湖四海宴」,26日在北港百年老校南陽國小隆重登場,現場集結數十位傳統工藝大師,以精緻的作品展現出工藝文化之美。
![]() 圖說:縣長李進勇、文化處長林源泉及鎮長張勝智由總幹事蔡享潤導覽參觀「五湖四海宴」,欣賞百年傳統工藝之美。(記者陳昭宗拍攝)
縣長李進勇表示,感謝協會理事長許哲彥和北港工藝坊蔡享潤連續兩年自發性舉辦此活動,北港媽祖信仰的文化帶動週邊宗教工藝的發展,北港有許多手藝精巧的師傅,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是頂尖的。透過「五湖四海宴」,把大師的作品集中在南陽國小展出,表現對媽祖信仰的虔誠,也將發揮各種工藝技巧的極致,中秋連假,誠摯邀請鄉親全家大小一起參觀。
![]() 圖說:「笨港工藝慶中秋之五湖四海宴」集結數十位傳統工藝大師,以精緻的作品展現出工藝文化之美。(記者陳昭宗拍攝) 鎮長張勝智也說,「五湖四海宴」源自於清朝的滿漢全席,隨後演變為北港媽祖信仰的重要宗教活動之一。此次邀請雲林工藝師,以總舖師辦桌的精神,展現出各項精彩工藝作品齊朝貢媽祖,遊客可盡覽雲林各工藝師的得意之作,體驗在地宗教文化之生命力。
北港工藝坊指出,展期僅有3日,除展工藝師作品外,現場亦安排3D立體拼布、藝閣花燈、月餅手工皂等DIY製作體驗,及龍鳳獅、三太子等傳統民俗體驗。藝師亦會在現場展演工藝的製作過程,內容豐富有趣,可近距離欣賞各工藝老師的拿手絕活,體驗雲林在地工藝的製作過程。相關活動報名,可上北港工藝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現場打卡按讚再送精美禮物,參與擲筊摸彩活動有機會獲得明信片、書籤、報馬仔公仔等獎品,最大獎為媽祖公仔一尊。
|
觀音佛祖 歡慶農曆二月十九日 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福德正神 農曆二月初二日 頭牙 恭祝 福德正神聖誕千秋萬壽無疆
十五日 保生大帝誕辰
吳本,也被稱為吳真人,俗稱「大道公」。原是民間醫生,宋代龍海白礁人,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87年)。吳本少聰穎,不妄言,正值年少,父親卻患惡疾,因貧窮無力就醫而逝世;不久,母親也憂傷操勞過度而離開人世。從此,吳本立志學醫,出外拜師學道。四海雲遊,多方求學,又能博採民間驗方,終成為一名醫術高明的醫生,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長。吳真人一生以慈悲濟世為懷,施醫不問貧富貴賤,又不求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常常奔走崇山峻嶺、鄉野村落,深得人民的愛戴。他的弟子很多,包括當時著名的黃醫官、程真人、鄲仙姑等人。
天聖九年(1031),仁宗之母乳疾,太醫百治無效,乃標榜天下良醫。正在京華雲遊的吳本應征脂闕,細察病情,謂可望治愈。帝準之,乃施針炙,處良方,敷草藥,服丹丸,數日後果奏奇效。仁宗大喜,欲封他為禦史太醫,永留朝廷。吳本卻告辭云:「我志在修真,榮華富貴,非我所願。」遂雲遊而去。
宋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凌晨,吳本在診視完畢返回白礁途中,因過分疲勞,採藥心切,在攀登懸崖時不慎跌落深淵而謝世,享年58歲。人們出於對他的崇敬和緬懷,民間開始追謚他為「醫聖真人」,並修起龍湫庵,塑像供奉,這是真人羽化後的第一座神廟。翌年,又集資擴建為廟宇。鄉裡遠近有病痛疾苦,甚至戰亂天災也都求真人保護,於是,真人便由醫神成了地方保護神,隨後便有了「保生大帝」的稱號。
在福建同安和漳州分別建有的「青礁慈濟宮」和「白礁慈濟宮」,供奉保生大帝,為閩南第一大民間信仰。這種崇拜不僅傳播到沿海各地,而且隨著移民東渡台灣,傳播到了台灣。
明萬歷三十年(1002)前後,泉州金門先祖從故鄉帶來保生大帝香火,在澎湖島的北山嶼(即今日之白沙鄉)定居,建造了台灣最早一座保生大帝廟「威靈宮」。
明鄭時期,保生大帝信仰大規模傳入台灣。明永歷十五年(1661)鄭成功率軍來台時,漳、泉一帶軍民紛紛到祖地白礁慈濟宮、青礁慈濟宮拜別保生大帝,並帶上香火以求平定,有時還帶著保生大帝神尊一路供奉。之後,不斷又有先民將保生大帝請進台灣。在台灣的許多保生大帝的宮廟都有從閩南奉迎保重大帝經過的記載。近來年,台灣多次組團到海滄青礁謁祖過爐,彰顯出一種血濃于水的民族薪傳信仰。
每年農歷二月中旬,各地慈濟宮就開始籌備慶祝保生大帝誕辰,台灣各保生大帝宮廟都極為重視各種傳統祭典活動,規模盛大、儀典完備。有些宮廟會組織青少年聽講他生前真誠為民治病解危事蹟,並演唱他當年傳給弟子的閩南方言歌《鳥暗誓》。這首歌高度歌頌了為民治病、不怕艱險的無畏精神。青礁、白礁慈濟宮都要接待來自閩、台各地保生大帝、吳真人廟宇的謁祖進香活動,尤其是農歷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生這天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