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天上聖母 (16)
- Apr 17 Thu 2025 03:04
天上聖母 恭祝 全國天上聖母 媽祖婆 農曆 三月二十三日 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共沐神恩 闔府平安身體健康 幸福快樂美滿順利
- Apr 28 Sun 2024 01:41
天上聖母 恭祝 全國天上聖母 媽祖婆 農曆 三月二十三日 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 Oct 22 Sun 2023 15:52
天上聖母 恭祝 天上聖母 九月九日 飛昇千秋萬壽無疆 —
天上聖母 恭祝 天上聖母 九月九日 飛昇千秋萬壽無疆 — 覺得被祝福。
- May 12 Fri 2023 02:24
天上聖母 恭祝 全國天上聖母 農曆 三月二十三日 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母親節快樂
- Apr 20 Wed 2022 00:58
天上聖母 恭祝 全國 天上聖母 媽祖婆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 May 04 Tue 2021 02:20
天上聖母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 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共沐聖恩
天上聖母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 聖誕千秋 萬壽無疆 共沐聖恩
- Apr 14 Tue 2020 03:51
天上聖母 恭祝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 天上聖母聖誕千秋
- Oct 05 Sat 2019 02:56
天上聖母 農曆九月初九日飛昇紀念日千秋
白沙屯媽
麥寮天竺國神像雕刻仿雕恭製
竹南鄭先生委託雕製 要求豐腴雍容
初九日 天上聖母飛昇
天上聖母又稱天妃、天后、媽祖婆、湄洲媽祖等,媽祖俗姓林名默娘,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於宋太祖 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歲次庚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滿堂異香飄溢,經時月餘,不聞啼哭,因命名為 「默娘」。
媽祖自幼聰明,過目成誦,喜淨禮佛,孝順父母,友愛兄姊,十六歲時井中得銅符,始屢扶危解厄,備受鄉里景仰,媽祖具有先天佛性,受教育於儒門,得道於道家,集三教之精神,以慈悲之真理,濟世救人,普渡眾生。
迄於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歲次丁亥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登上湄峰,遂升天成道而去,而後即經顯聖,救渡世人,精神永在人間。
文引自九藏閣
- Apr 26 Fri 2019 09:12
天上聖母 恭祝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天上聖母聖誕千秋
- Oct 16 Tue 2018 01:29
農曆九月九日恭祝天上聖母得道飛昇
- May 08 Tue 2018 02:43
恭祝 天上聖母三月二十三日聖誕千秋
- Apr 19 Wed 2017 02:46
恭祝 天上聖母 聖誕千秋
- Apr 15 Sat 2017 16:43
三月瘋媽祖
- Oct 16 Fri 2015 14:14
九月初九日 天上聖母飛昇
感謝新北市土城福安宮
丁弟子訂雕天上聖母
九月初九日 天上聖母飛昇
天上聖母又稱天妃、天后、媽祖婆、湄洲媽祖等,媽祖俗姓林名默娘,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於宋太祖 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歲次庚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滿堂異香飄溢,經時月餘,不聞啼哭,因命名為 「默娘」。
媽祖自幼聰明,過目成誦,喜淨禮佛,孝順父母,友愛兄姊,十六歲時井中得銅符,始屢扶危解厄,備受鄉里景仰,媽祖具有先天佛性,受教育於儒門,得道於道家,集三教之精神,以慈悲之真理,濟世救人,普渡眾生。
迄於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歲次丁亥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登上湄峰,遂升天成道而去,而後即經顯聖,救渡世人,精神永在人間。
文引自九藏閣
- May 10 Sun 2015 01:48
恭祝三月二十三日 天上聖母聖誕千秋
恭祝三月二十三日 天上聖母聖誕千秋
- Apr 28 Thu 2016 08:54
恭祝 天上聖母媽祖婆 三月二十三日聖誕千秋
三月二十三日 天上聖母媽祖林默娘誕辰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兩大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右手持月眉斧頭,左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又稱金精將軍),以及右手持方天畫戟,左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又稱水精將軍)。
相傳媽祖俗名默娘姓林,出生於宋朝(或曰五代末年[2])福建省興化郡莆田縣湄洲島,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稱林默娘。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官府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並向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傳布,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1150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據此,媽祖生前是一個女巫。文中並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船員說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詔賜順濟廟額。
文引自九藏閣